别了,那旧时之景
阳光氤氲了冬日的小城,独自懒散的倚在桌前,侧过脸正好撞上了微弱的暖流。感觉到了,它柔柔的,很舒服。可是面对这冬日里的温暖,心里却泛起了一份莫名的哀愁。“为什么越是期待它来,它就越像是捉迷藏一般的隐秘在某个角落,不肯降临?”脱口而出的话语、失落,随即占据了全身。
眺望临于阳台之下,沿路之景真可谓是“凄凉”。昔日里那些蓬勃旺盛的花草树木,纵然没有鸟儿点缀,也是一派自然的气息。而如今,枯枝烂叶取代了“朝气”。寒风吹醒了头脑:万物都抵不过自然规律的变迁,叶儿枯黄随风凋零应该“情有可原”吧。内心却极其渴望一场大雪的降临。或许不光是我,每个人都在对雪呼唤。蓦然回首,有几年没有看到雪象了?惋惜,似乎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只能藏于千古名句中了。任世人多了渴求,咏赞,它都不再出现。
开始怨恨时代的不忠,开始向往远古各朝历代的风尘,开始缅怀令人唇齿生香的古句。
从“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到“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再到“小径红稀,芳效绿遍”,亦或是“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四时之景不同”,不论是思国怀乡托物言志还是边塞凄凉忧国忧民,以“景”为题挥笔如酿就的脍炙人口的诗句难道不是比比皆是?
我似乎陶醉于远古之下的景色,将自己至于风尘,任时光荏苒,也拉不回凝于千百年之前的空神。梦里常常出现着的旧时之景,遥不可及。那景,像被赋予一种力量,它给予了历代迁客骚人多少文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纷纷坠叶飘香彻,夜寂静,寒声碎”;触景伤怀,睹物思人,愁绪万千,更有了寇準的《江南春》“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月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州人未归”……
有了梦里追寻这些的景色。虽然不是现实,但梦境追求又有何不可?只是,梦醒非如初。
其实最终还是要对那景,告别。
作者ID: 4689243
2012-01-15
鲜花: 0
鸡蛋: 0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