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蓓筱
我不喜欢编故事,我只是擅长讲述,用一种没有任何起伏、波澜的文字来重现那一段一段,关于十六七岁的年少轻狂,刻骨铭心。
朋友A对我评价:总是用最安静的文字来演绎忧伤,没有感情的起伏,没有故作姿态,但字里行间总透着让人心疼的感觉……
朋友B对我评价:挺感性、伤感,挺现实的……
另一个朋友,我也暂且称为C吧。她说:从字里行间你诠释的是你自己的倒影,而我读不懂的是你的悲伤,人生如梦,梦醒了,情也该结了。
而我对这些文字的描述只是因为小四的一句话:永远这样的字眼,似乎永远都没有出现过。那么我想最简单的铭记方法,便是像这样写下来,当有一天你翻开这个本子,你一定一眼就能明了这是多年前那个最清纯的自己。
这个本子里夹杂着青春还有幸福的过往,在事隔多年后重新回归十六七岁的纯白,曾经孤单的我们,也变得再也不孤单。
当记忆中的他或她,他们又或者她们,又带着一脸明媚与白衣黑发在路的岔口出现,像极了多年前那个总是艳阳的夏天。
那些光阴的故事,全被折进了书页的某个章节。
在他们离开了如此漫长的一段时光,你有没有格外的想念那些人,会不会有天突然在街上看到一个相似的背影,就忍不住想起多年前的那个整天塞在一起的讨厌的家伙呢?
当郭敬明笔下的一千只飞鸟带走那些年华里逝去的记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大地,日光在上面践踏出一片空荡荡的疼痛,你还是否记得我们在深夜里或哭或笑,或起或坐,或清晰,或盲目。
是记忆里剩下的一些细节重回到我们梦境中来的时候,你会不会像我一样,把心里拥挤的那么些难过,换成无数个大雨的黑夜。
可能是我们以前都太年少轻狂,总是觉得世界黑暗,一切都不可原谅。但当多年后经历或成长的你们,会不会也同我一般,把那些曾经以为天崩地裂的灾难,都在岁月的累积里消磨,成为可以原谅的故事。
时光荏苒,走过了寂寞的十六七岁,便义无反顾地走向成年了。告别的话都没说一句,幸福便已随着记忆呼啸而去,剩下你呆在原地,无能为力。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懂得珍惜眼前人?在未可预知的重逢里,我们以为总会重逢,总会有缘再会,总以为有机会说一声对不起,却从没想过每一次挥手道别,都可能是诀别,每一声叹息,都可能是人间最后的一声叹息。
当所有快乐的时光都逐一变成记忆的时候,叶子亦枯了,岁月亦晚了,人亦老了。
那时的我们,才刚刚褪去似蛹壳般的稚气,却喜欢读那些我们并不明白的诗,遐想那些并不属于我们的忧伤。
而当那些快乐的时光飞一般的流逝,零零散散,只剩下残存的记忆,我们终于领悟了那些忧伤的文字,它在我们的心里徒添上一抹悲怆,是谁说过,思念最容易折磨人。
太多人当谈及从前的那些往事,总会怀着一些后悔,说着几些如果。
如果我们没有吵架,如果我们没有误会,如果我们没有猜忌,如果我们没有赌气,如果我们没有不懂事,如果我们没有很自私,如果我们没有不珍惜……
当这些如果压的我们再也透不过气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的彼岸是什么。
不管你是不是赞同,这只是我的觉悟:
如果的彼岸便是没有如果,曾经的尽头也只是曾经。
错过,不是错了,只是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