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李辙寻吗?
在我印象中,他总是顶着一个马桶盖式的小平头,而通常这样的小平头在经历三个月的成长却没得到应有的洗礼,再经历同样时间漫长的发酵后,就会变得跟学校食堂后面的臭水沟里的液体一样粘稠,而他总是毫不在意的挠挠,低着垂直压迫水平线的头,永远好像在找钱,弯着好像驮了几百斤大米的腰,走进教室。留下身后一片响铃。
而这样的男孩,老师们叫他天才。
数学老师曾经在教室里自习课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笑着称赞过他,数学天才。而其他老师则叫他,理科天才。
我跟他是同学。自小学至初中,九年。奇怪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同桌过。我们最远的距离是教室的对角线,最近的时候仅隔着一条过道。
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他是个怪咖,脏,乱,傻,是他的显著特征,大家喊他叫呆逼。因为他真的很呆,起码看起来是这样。比如,三年级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早操,站他旁边的同学无缘无故推他一下,他理所当然生气了反推了过去,正巧被我们班主任看到,他旁边的同学扮做无辜相指着他说,是他先推我的。然后他只是愣在那里,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于是班主任罚他半蹲一下午。
他的爸爸是工人,他的妈妈是个农民,典型的工农阶级。而他爸希望他儿子能够在他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接受最好的教育,托关系,摆酒席,总算是把他弄进了我们班。而我们班,大多都是经商的老板,或者高干。
于是李辙寻在还没有来得及弄懂什么叫做阶级斗争的情况下接受了无数次关于“什么是阶级斗争”的教育。
听说他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一样,两岁前都不会说话,直到一道闪电劈出了他脑袋里的半个傻逼,他爸才没把他当做哑巴送进医院。而他的舅妈说,直到他五年级,他看上去就跟三年级的孩子差不多。
也就是那年,我们老师告诉我说,天才能从A就到D,不需要经过B和C。一开始,我怎么也不明白这句话到底说的是什么。直到有一次我向坐在我过道旁边的请李辙寻教一道数学题目,李辙寻接过本子,看了一眼,没有说话,唰唰唰三下五除二在我的本子上留下了他的印记,然后随手递给了我。然后我一脸崇敬的看着他,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的华罗庚突然坐在我的眼前。然后我接过本子,看了看,然后再看了看,我将本子拿给他看,这一列是怎么到下一列的,看不懂。我原以为他会给我个详细的解释,可他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我不知道啊,就是这样来的啊。丢给我一个目瞪口呆。然后又重新埋头做他的题目去了。直到上课,老师给我们详细的解释了这个题目,我才明白,他是对的,只不过中间省略了两个步骤。我才明白原来这就是老师口中的天才。
在老师眼中他是个天才,在同学眼中可能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傻逼,而我觉得他只是有些奇怪。多年后我才明白,原来奇怪是这样产生的。
——哎,你看那个人头上没戴内裤耶。
——是啊,大白天的,不戴内裤就出门,真变态。
——就是,真是个死变态。
比如有时候放学后,我们一起走到过道上,他会突然拍拍我的肩膀,叫我给他记个数字,578之类的,我问他干嘛,他扭头跟我说,我刚算出的数列答案,然后继续低着头默默地走。人群慢慢从校门口开始扩散,三五成群的,或者两三个一起走的,唯独他,总是一个人。我才发现,原来他没有朋友。
我曾经幻想过问他,你难道不会觉得孤独吗?也许他会很奇怪的问我孤独是什么吧。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所以也就没有问过他。
我开始发现他的一些奇怪的行为,比如在课上,凡当老师讲一个题目,他总会在老师讲之前将正确答案写在本子上,而老师提问他,他总是缓慢的站起来,然后一脸茫然的回答道,不知道。我看着他本子上的答案,再看看他,突然觉得很奇怪。
有一次语文考试他得了全班最高,下课的时候我问他,你明明知道答案干嘛却对老师说不知道。他却告诉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啊,只是感觉这样做是对的,然后就得出答案了,只是感觉。我也不知道怎么来的。
老师叫他出黑板报,原因是他字写得好,可是他却把黑板报图得一塌糊涂。我问他,你干嘛这样做,他回答我说,你第一次把事情做好了,老师下一次还会叫你去做,这样你不觉得麻烦么。
我记得放学的时候,我跟同学许强在聊东门头那新开的一家游戏厅,里面有好多游戏可以玩,比如三国战记啊,西游记啊,都是能叫我们激动得睡不着觉的东西,我们边走边聊,一直在聊如何捡宝,如何打怪,然后他突然在我们面前杀出,问我,你看,这天怎么是蓝的,山怎么是青的。我说我不知道,然后他又说,我上过山,山上都是树,树都是绿的,可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山是青的。我突然感到一阵眩晕。而许强一把推开他说,你个白痴,山本来就是青的,天本来就是蓝的,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啊。傻逼,别烦我们,一边去。看着他悻悻地离开,我突然感觉有些不舒服,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就任他一个人离开了。
时间像不经意间长出的腋毛一样,一下子就到了初三。整个世界都在变,我们也在变,可能唯一没有变的就是李辙寻,他的头发依然像刚发泄过浑浊的yinjing一样软趴趴的贴在头上。混合着泥土和油烟的味道。
我们都觉得他将遇到个共同拥有粗糙的脸庞及胸膛,颠簸的生活和幻想,长相与人品共同崎岖的女孩,然后从此共度一生。
事实上,在那个“什么时候最认真,玩的时候最认真。什么时候最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骑姐的时候最百思不得其解”的年纪,大家唯一专注却百思不得其解的可能就是百思不得骑姐。而当你有两个兄弟,一个玩失恋不跟你讲话,一个忙着恋不跟你讲话。你就能明白什么叫做孤独了。而我想,至少李辙寻不是孤独的,也许他会回答,我怎么会孤独,我还有四个伙伴,i myself me and number。是的,他不喜欢几何,他喜欢代数,只是因为他觉得几何麻烦。同样,他觉得女人也很麻烦。
有人告诉我,你对一个人有欲望,那叫做喜欢,你为一个人忍住欲望,那叫爱。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的不爱,原来都是没忍住。 所以我没忍住,找了个女朋友。而女朋友是件麻烦的东西,她们总是羡慕有男生给别人女生买早餐,于是我每天早上都很早起来,起来把自己再弄进被子。 那时候我就很羡慕李辙寻,他就像孤独求败,披着围裙就能站在山顶。
独孤求爱的死法跟独孤求败的死法其实差不多。都是自杀。只不过一个是被自己贱死的。一个是被自己套死的。于是我最后选择了剑套。从此我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那日我与她解释另一个女孩为什么喜欢跟许多男生纠缠,我说她只是孤独,她却反问我,那你也是孤独吗。我顿时语塞。我无法解释,我无法向她说明。孤独里不一定有爱,但爱里面一定有孤独。当一个人的孤独量积累得足够多足够大,他就无法辨识究竟什么是爱什么是孤独。究竟什么是爱什么是孤独呢?
最后我如花期一样短暂的爱情只能像花旗参一样被泡在黄酒里了 。原因是她说我不爱她。
回到家中我坐在马桶上,突然发现大便是如此清澈,以致于它只是黄了一个马桶,而不是一个人生。
李辙寻依然爱着他的数学。这是一段多么令人羡慕的爱情故事啊。
当时我们的老师告诉我们,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李辙寻就抱着她的数学姑娘一路走到了重点高中,而我则继续抱着朝生暮死的人生观被这所朝生暮死的二流中学睡。
就像电影里演的一样,故事如果配了一个美好的开头之后,通常都会以一个糟糕的结局结尾。
不到两年,李辙寻回来了。转学回来。那一年正是我思想急剧转变的时刻。比如小时候就觉得“我命由我不由天”特酷特有精神说得特有道理。可后来就发现它其实是个宣传口号。小时候觉得国歌唱得特带劲,不愿做奴隶的人民,起来,后来发现起来了之后还是个奴隶。只不过是换了个工种。小时候就觉得,爱情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最后即使以后分开了,到老了能记得彼此也就有了意义。可后来慢慢觉得不朽这个概念其实很荒诞。恰巧的李辙寻回归又给我带来了另一重思想上的巨变。
李辙寻被打了!而且对象是初中生。
你要知道,14、5岁的孩子他们具有表现欲,行动力,攻击性,以及未成年保护法。
所以李辙寻光荣地从局子里走了一圈回来。没有带一处伤口。而有对方五六个,其中两个手臂被刮伤,一个别了只熊猫眼。我始终不明白的是,李辙寻分明没有受伤,怎么别人却都说,李辙寻被打了,李辙寻被打了,难道就是因为他们人多?或者是因为他们是发起者?我想这个问题会一直困扰我到死之前。因为没有人会在自己死前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死。
那么李辙寻究竟为什么会被打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致于我花了一个早餐的时间才弄明白。原来,几天前他在学校路上认识了个女孩,女孩而后对他有好感,然后叫他在她们小区门口等她一起上学,第一次聊得很开心,而第二次的开始也很开心,只是当他们走到了学校门口,女孩的前男友看见了,然后就没得开心了,只见四五个人拿着钢棍就杀了上来,于是,之后,就有了这幕惨剧。李辙寻的爸妈以及老师们一致觉得他不该跟14、5岁的孩子打架,毕竟也是17、8岁的人了。
但如果换做是我,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抉择。跟小孩子打架,丢人,被小孩子打,那就更丢人。
就这样,李辙寻终于成功地被生活开了苞。
我忽然就想起初三毕业前,我们班被老师集体带到多媒体教室,一起看的一部关于父母对子女爱的纪录片,一位国内演讲家在台上激昂的演说,最后让全校学生为自己的父母洗脚,当时那个情景啊,女同学都一个个泪流满面,悲伤逆流成河差点把整个教室淹没,男同学也似模似样的挤了几滴眼泪,除了李辙寻。我们发现李辙寻在笑。带着轻蔑的笑。班上的同学都感到很愤怒,齐声骂他,这么感人的片子还能笑得出来,狼心狗肺之类的话。
我在一旁,没有说话,我只是觉得也许他看到的东西与我们看到的不太一样。
可是现在,他终于像我们一样被生活挤出了眼泪,一起流进了时间的长河。
又一天的放学路上,我在校门口看到一个初二男生,在那踹一个倒在地上的初一男生,旁边还站着个女孩子,当我经过的时候,那个初二男生也停了手,搂着女生的肩膀说,怎么样,我厉害吧,可以做我女朋友了吧。然后那个女孩子就跟他一起走了。
我站在校门口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突然有了与Charlie穿过隧道时一样的感觉,In this moment,I swear.We are eternal。
而我始终没能明白的是,当年碰到女孩子只会发射颤抖信号的李辙寻究竟是什么时候学会了泡妞?
────────────────
作者ID: 5273197
2013-03-31
鲜花: 0
鸡蛋: 0
返回主页